如果你想购买插座和开关,公牛将是许多人的首选品牌
在中国,如果你想购买插座和开关,公牛将是许多人的首选品牌。根据公牛集团(以下称公牛)2019年的年报,过去一年公牛销售了4亿个以上的开关插座和约4亿个转换器。
自1995年成立以来,公牛深耕插座这一细分领域,从家庭式小研讨会发展为百亿收入的大企业,成为插座行业的一哥。从2001年开始,公牛插座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居全国第一,至今仍占国内市场的一半江山。
以小产品打开大市场,公牛的成功离不开产品、营销、品牌和供应链等方面的持续创新。通过对消费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快速反复的创新能力,公牛不断突破新领域,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小产品领域保持着持续的优势。
从痛点切入小步跑,实现创新突破。
我们的产品没有高护城河,必须不断创新超越自己。公牛集团战略策划副总裁刘圣松说。
无论是插座、开关、LED灯、充电宝,从制造的角度来看都不难。难的是如何使产品达到最高水平,如何使品牌进入人心。公牛的秘诀是深入挖掘消费的痛点,跟消费趋势,重复小步跑式创新。
上世纪90年代初,公牛创始人阮立平和弟弟阮学平在下海创业,成立了慈溪市公牛电器有限公司。当时,慈溪的插座产业相当活跃,拥有数百家插座厂家,但大多是家庭研讨会,生产的插座质量参差不齐。
如何突破竞争激烈的插座市场?当时,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消费者最迫切、不满足的需求,阮立平希望通过提高安全性和耐久性来打开与对方的差距。经过研发,带有安全按钮的插座诞生,在普通插座50%以上的销售价格下,以质量优势为公牛敲开市场的大门,进入欧美等中高端市场。
上世纪90年代,在公牛的驱动下,全国插座产品的质量上升了一个阶段。刘圣松说。
解决安全性痛点后,公牛继续深入挖掘消费者的需求,根据场景开发床头插座、魔方插座、防止充电插座等人气单品。为了加快产品创新的反复速度,公牛设立了近百人的产品规划和工业设计团队,负责市场调查、需求洞察、产品概念创造、工业设计等工作。
目前,公牛只有插座产品有400多种类型,插座板销售规模达50亿元,市场份额超过50%,是名副其实的插座一哥。
在插座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后,公牛也形成了深入挖掘消费痛点、贴地创新、快速反复的创新战略,该战略在公牛进入墙壁开关、LED灯、数字产品等领域时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以墙体开关为例,2007年,公牛将目光投向民用电工领域的墙体开关,与插座业务启动时的市场背景不同,当时墙体开关领域的跨界品牌强者如林,但品牌集中度不高,增速相对缓慢。
公牛做了大量的战略分析,发现墙体开关市场有痛点,消费者对美的要求不太满足。刘圣松说。与当时进入插座市场一样,公牛相信创新突破的原点依然是消费者的需求,公牛将装饰化作为墙壁开关的战略定位。
于是,在市场还是白色开关的天下,公牛创意将各种新材料、新工艺和新技术应用于墙体开关插座,生产出许多适合不同家具风格的个性化产品,包括高晶玻璃开关、3D钻头开关、铝镁合金开关、幻影纹理开关等一系列装饰开关,改变了白色开关统一天下的局面。2015年以来,公牛装饰开关连续5年销售业界第一。
创新营销模式的在线广泛渠道。
在竞争激烈的小产品市场上,不仅要依靠产品创新构建护城河,还要在渠道营销上创新,让好产品占据好位置。在营销的地战中,公牛是领导者。
创业初期,阮立平经常自己拿着插座销售。当时的代理店自己也经常开五金店,等着更小的五金店批发,小五金店同时卖各种品牌的插座。这意味着制造商无法有效管理市场营销,阮立平产生了改变市场营销模式的想法。
经过一番思考,阮立平决定参考快速消费品的做法,在民间电工领域开始了配送访问模式。这就要求经销商从坐商转为行商,定期为辖区内店铺配送产品,服务终端销售。同时,公司派专家对市场状况、行业状况、客户需求、产品改善等进行访问调查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同时迅速应对市场需求。
根据公牛2020年半年报,企业目前在全国设立了约75万个五金渠道销售点(包括五金店、日杂店、办公用品店、超市等)、约12万个专业建材和照明渠道销售点和18万个以上的数字零件渠道销售点,这些渠道将销售点扩展到城市、乡村店铺、卖场、专业市场等各种场所
近年来,互联网对传统营销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。面对挑战,公牛积极拥抱新趋势,布局在线渠道。2010年公牛开始建立专业的电气商务运营管理团队,经过10年的努力,现在已经进入天猫、京东等领先的电气商务平台,有效地开拓了数十家在线商。
公牛还与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合作,以自主品牌进入美国市场。2017年初,公牛相继开始国际商标注册、海外网站建设和系统建设等工作,首批产品进入美国市场。
现场营销等新模式我们也在试水,但我们不是盲目投入,而是考虑应该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现场营销模式。刘圣松说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中国插座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